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2025年考研的千军万马中,BETVLCTOR伟德入口博闻公寓1栋B座324寝室21级的五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师兄们书写了一段令人瞩目的佳话。——他们自大一入学起便同住一室(1人未报到),四年间朝夕相处,一起学习、一起拼搏、一起成长,最终全员登陆985/211高校,用实力演绎了什么叫“颜值与才华齐飞”。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大二学妹小媛一起,揭开这个”学霸男团“的成长故事。

【寝室成员荣耀榜】
• 满鑫涛:华中科技大学
• 张硕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冯斌:合肥工业大学
• 李春林: 云南大学
• 冯江波: 云南大学
【学妹专访:心跳加速的面对面】
学妹小媛(紧张地整理笔记本):“学长们好!首先恭喜你们都考上了心仪的学校,能不能说说当初是怎么决定要一起考研的呀?”
冯江波(微笑着推了推眼镜):“其实从大一入学起,我们就养成了互相督促的学习习惯。虽然课业压力不小,但大家总是相约图书馆,一起攻克难题。记得大二期末复习时,我们在烧烤摊互相打气说:‘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现在回想起来,正是这份坚持与互助,让我们最终都实现了深造的理想。”
张硕康(沉思了一会):“其实我大三才开始考虑读研的事。多亏室友们一直鼓励,每天在我耳边念叨'北航的实验室在等你'。现在想想,能和他们一起上岸真是最好的安排。”
学妹小媛:“听说你们寝室有套特别的'711'学习法?”
冯斌(挺了挺背):“没错!早上7点图书馆集合,晚上11点回寝室,每周6天。剩下1天是'放松日',输的人要帮赢的人洗一周袜子。”
李春林(展示手机相册):“这是我们发明的'极限抽背'游戏:随机抽人站在桌子上背政治,背不出来就要喝苦瓜汁。看,这是当时被苦到变形的表情包(笑)。”




【独家经验:学长手把手教学】
1.满鑫涛的保研心得
保研这条路,说难不难,说易不易。记得面试时,我把导师近三年的论文都吃透了,聊到兴起直接在白板上推公式。现在想想,关键还是要比其他人早半步行动。
2. 冯斌的时间管理法
“我把每天划分为4个90分钟的高效学习时段,中间穿插运动休息。推荐使用'Forest'APP记录学习时间,我们寝室经常比拼谁的'森林'更茂盛。”
3. 李春林的刷题技巧
“真题要刷三遍:第一遍按知识点分类做,第二遍限时模拟,第三遍只做错题。我们寝室每周日都会组织模拟考,互相批改试卷。”
4.冯江波的逆袭秘诀
“错题本比笔记更重要!我把所有错题都分类整理,标注错误原因。考前最后一周只看错题本,效率特别高。”
5. 张硕康的心态调节法
“我们约定'烦恼不过夜',谁有压力就立即说出来。备考期间我们吃遍了学校周边所有火锅店,美食是最好的减压良药。”




【学长寄语】

满鑫涛:大学四年转瞬即逝,在青春最美好的这段时间,希望各位学弟学妹能够把握当下,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这段时间就好比下棋,与同龄人博弈的同时,也是与自我的博弈,“早规划,布大局,下稳棋”是最关键的。无论走保研、考研、就业还是考公哪条道路,都需要步步为营,在不同的时间段布不同的局。把专业课、四六级、竞赛等棋子落实到位,为青春画上圆满的句号!

李春林:考研注定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焦虑、自我怀疑,甚至偶尔的崩溃,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必苛求自己“完美备考”,允许情绪波动,但别让它主导你的行为。请一定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适当运动、允许自己的偶尔“偷懒”,效率比时间更重要。考研不过是人生中的一种可能,所以“成功非终点,失败也非末日,最重要的是继续前进的勇气。”

张硕康: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会充满各种焦虑和质疑,我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化质疑为动力,化焦虑为对理想院校的期待,不断的去提升自己。我认为考研是选择大于努力的,选择几个想去的目标院校,有条件的话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城市或者学校去逛一逛,我感觉会对自己有一定的激励作用。考研并不是一定需要每天起的很早、学的很长、睡得很晚,其实效率最重要,不要打疲劳战,适当的休息,重新激发自己学习的冲劲也是很重要的。我想对学弟学妹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加油!”

冯江波:避免“打卡式”学习;所谓打卡式学习就是每天给自己设立繁杂的目标,但通常难以完成,导致在晚上学完总结时难免会产生沮丧的情绪,打击学习的积极性,更有甚者会为了打卡而忽略了学习的实质是自己掌握。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的设立每日目标的量,保证每天都能真正踏实的完成目标,从而达到监督自己,鼓励自己的作用。最后我想说:“考研比拼的是效率而不是速度。”

冯斌:初中的时候看过一个短篇:每个人都背着一个长长的木板向前走,有的人嫌累,就丢掉木板或者锯断一部分木板。前面有一个又一个的悬崖,丢掉木板或者锯断一部分木板的人就走不了太远。如果有一天你们发现自己的木板不能支撑自己过悬崖,而你又非常想去那个对岸时,不妨回过头去,重新找一个木板。当你发现你之前欠下的“账”阻碍你前进时,不妨先回头把它“还”上。马哲里面有一句话:社会的发展总是螺旋上升的。而你们也是如此,虽然可能在某一个阶段会走所谓的下坡路,但你们终将向前。
夕阳西下,五个修长的身影在走廊上打闹着,那些散落在地上的草稿纸,写满的不只是公式,更是一端无可替代的青春。在这个“内卷”的时代,324寝室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进步不是相互倾轧,而是携手同行。正如他们寝室门口贴着的标语:“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